您当前的位置:环球科技观察资讯正文

认知误差为什么一些人回绝坚持交际间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5-11 15:36:25  阅读:6524+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在疫情扩散期的危险时期,世界范围内仍有不少人会选择放弃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外出聚会,严重影响了那些遵循安全社交距离的人们的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针对该问题,本文从认知偏差的角度切入,探讨了5个逻辑思维上的常见错误,并认为这些外出聚集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相关的认知偏差,才导致他们不愿意与他人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本文是译自Medium标题为“This is Why People Refuse to Practice Social Distancing”的文章,作者是Francine Mends, MD。

图片来自:Jens Johnsson on Unsplash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刷着IG(指Instagram)上关于煮饭的、锻炼的和搞笑的内容。而三月下旬,一张描绘着纽约市的熙熙攘攘的公园照片让我停了下来。

瑞贝卡(Rebecca)是我认识的一个人,她冒着危险从位于布鲁克林的工作室出门,远离人群,只是在附近走了走。但当她经过一个平时颇受欢迎的海滨公园时,她却看到以下场景:

图片来自:Jill Evans from Pexels

这些在疫情期间还出门聚在一起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是以下这些:

  • 必要的工作人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下午,公园里可没什么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们。

  • 流浪汉。虽然有时候很难确定他们到底谁是流浪汉,或者谁不是。

  • 没有稳定电源或自来水的那些人。

  • 在去杂货店的路上,或刚从杂货店出来的那些饥肠辘辘的人们。

  • 疯子、愚蠢的、或者其他你之前用过的让人愤怒的标签。

但为什么他们都不离对方远一点呢?

丽贝卡感到十分厌恶,随后便躲到自己的公寓里,对她来说,那儿才比较安全。随后,她发布了一张图表,该图标显示截至4月8日,在纽约,该公园所在社区的COVID-19阳性患者比例最高,达到了61-77%。

没有保持社交距离的意识并不是纽约所独有的。在世界各地,朋友们依然还聚在一起锻炼身体,教堂依然坚持为大型集会举行仪式。

这还不只是信息匮乏那么简单。大多数人都知道,COVID-19是一种全球性的致命疾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呆在家里,阻止它的传播。

然而,这条信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收到。

那些去公园的人可能关心他们的伙伴。但是,他们却成了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犯的一些常见错误的受害者。

理解以下这5个思维错误(也可被称为认知偏差)可能会让你的说服策略更有效。至少它会让你不再那么生气。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

可得性偏差是一种思维捷径,基于脑海中出现的例子的难易程度,利用其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几率。从本质上来说,因为那些在公园里的人无法在脑海中回忆起类似的事件,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某一件事情不太可能发生。

车祸比飞机失事更常见,但你的每日晚间新闻却没有报道这世界上每一起车祸既生动又可怕的细节。

正是由于媒体喜欢报道飞机失事的新闻,所以你只是更容易想起这种事。由于飞行焦虑的人比驾驶焦虑的人要多,所以我们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都以为自己的飞机更有可能坠毁,尽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的并非如此。

如果你问普通的公园游客上一次大规模传染病在何时,他们更可能会想起最近的疫情,比如埃博拉病毒,而不是1918-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

那些选择聚集在一起的人在为他们的选择进行合理化的时候,没有近期发生的、可借鉴的重大流行病的实例。

他们都以为,

从来就没说和别人出外呆在一起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自己会生病、死亡或者导致别人的死亡的事情。所以说,现在不太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他们没有做更多的研究,要么是在思考中犯下了一个思维错误,要么他们就是突然做出了一个去公园的决定。

正常化偏见(Normalcy Bias)

拒绝为一场从未发生过的灾难做准备或做出反应,这就是正常化偏见。“正常化”偏见下的人经常问自己:“生活是否会一如既往?”为何需要改变现状?”

这也被称为鸵鸟效应

我们正真看到一些政府慢慢的变成了这种认知错误的受害者,从而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死亡。

但作为个体的我们,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正常化偏见的牺牲品呢?

几年前,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份自由职业工作。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能让我负担得起我爱的那种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

然而,我犯了一个新晋自由职业者的错误,那就是我的收入来源太单一了。当那家公司决定不再需要我的服务时,我就立刻陷入了困境。

我希望这份工作能继续下去,因为在之前的10个月里,这是我生活中常态化的一部分。我根本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意外的事件。

我要感谢我的应急基金救了我,这真是一个深刻艰难的教训。不幸的是,许多靠工资生活的人现在也在学习同样的道理。

那些在公园集会的人正通过聚集在公共场所来麻痹那些扰乱他们正常生活的刺痛。

当你因为他们不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而对他们大吼大叫时,他们会生气,因为你破坏了他们想要近距离接触的尝试,毕竟这种尝试能让他们感到生活是正常的。

这更会鼓励他们犯一个心理上的错误。

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

那些拒绝保持社交距离的人容易受到确认偏差的影响,就是说他们寻找并相信那些支持着他们观点的数据,而拒绝接受那些不支持他们观点的信息。

假设你已经两个多星期没有收到朋友马克的来信了,但是你发现他仍然在社会化媒体上发帖。

这样一个时间段,你会以为马克是因为你4个月前没有归还他的面包机而生你的气。但你却没怎么注意到他在Facebook上也发布了因为最近的一场大型presentation而紧张的心情,从而忽视了这件事情的相关性。

这个公园里的大多数人似乎都在20-50岁之间,他们感觉自己挺安全,因为他们听说COVID-19的死亡群体是60多岁的人。

他们忽略了患有中度疾病、住院以及使用呼吸机的那些年轻人的报告。

而且,他们也忽略了成为无症状传播者的可能性,这便引出了下一个逻辑错误。

乐观主义偏见(Optimism Bias)

乐观主义偏见认为,你不太可能遭遇不幸,而且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如果你认为乐观主义偏见是一种无懈可击的幻觉,你就会意识到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年轻时都犯过这种错误。

我的朋友Sam从来不涂防晒霜,他更喜欢每年夏天在太阳下炙烤甚至到脱皮。而我会用皮肤科里那些20多岁就罹患黑色素瘤患者的故事来唠叨他。

虽然Sam知道频繁暴露在强烈紫外线下的风险,但他还是晒黑了。在某种程度上,他不相信癌症会发生在像他这样年轻且健康的人身上。

拒绝保持社交距离的人是乐观主义者。他们相信自己成为无症状传播者的几率会低于普通人。

但实际上,我们一点儿都不特别,而且我们也都十分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这是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而且很难与乐观主义偏见作斗争,尤其是再下一个逻辑错误看起来如此诱人的时候。

双曲贴现偏差(Hyperbolic Discounting Bias)

它也被称为当前或当前偏差,双曲贴现偏差是对即时回报的渴望,而非延迟但更有价值的享受回报。

如果你曾经买沙发用的是信用卡,而不是先存足够的钱,那你就陷入了双曲贴现的偏见。

一个能容纳10个人的小型party就像是一个即时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奖励一样,确实很欢乐!

然而,相比之下,挽救一位60岁奶奶的生命(因为她的孙子也会在公园里玩耍)的价值要高得多。

但是,挽救奶奶需要克服4个双曲贴现效应的议题:

  • 低价值奖励=有形的。户外的社交可以让你在阳光下聊天时产生一点多巴胺。那些去公园的人在数周的无聊和幽闭恐惧情绪中释放出被压抑的能量。

  • 低价值奖励=即时奖励。人类现在都喜欢好的东西!去公园的人可以假装世界是正常的,他们和朋友在街上闲逛一如往常。

  • 高价值奖励=模糊、抽象。奶奶不能通过留下来而感谢他们救了她一命,因为她永远不知道在那些保持社交距离的人中到底是谁救了她。就让我们面对它吧;在社交场合保持距离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像从燃烧的建筑物中救人那样富有戏剧性。

  • 高价值奖励=延迟。如果他们不让她的孙子呆在室内,奶奶的持续健康和病毒传播的缺乏也是一种延迟(和无形的)效应,因为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5天或长达2周。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每一个被社交距离所拯救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脸(理想情况下可以在Instagram上分享),它将把社交距离从一个低价值、抽象的奖励变成一个高价值、即时的奖励。

相信所有人都会同意的。

在正常的生活中,这5条心理捷径是有作用的。这样的捷径可能是为了让早期人类能够做出快速的决定来避免威胁。

在疫情大流行的时候,错误的心理捷径会导致紧张、孤立的人类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译者:Hailey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