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环球科技观察资讯正文

抖音等平台的“青少年模式”竟沦为“形式主义产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4-16 15:20:03  阅读:308805+

  青少年模式,这一旨在阻断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防火墙”,在现实中似乎成为了不堪一击的“马奇诺防线”。其中,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更是被许多家长吐槽为是应付监管的“形式主义产物”,并没有任何实际的防沉迷作用。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称,部分直播平台青少年模式与一般模式无差异,形同虚设。抖音、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可以通过输入密码延长青少年模式下软件的使用时限。而在抖音注册时的个人资料即使填写的是未成年人的年龄信息,系统也不会自动跳转青少年模式,必须手动设定。

  对此,澎湃新闻发布评论称,“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青少年模式下的防沉迷措施,被直播平台一一化解,本该有力的拳头,轻轻打在了棉花上。

  青少年对这个世界始终都保持着一种好奇,而抖音于他们而言,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会发现,抖音上有很多“炫酷”的东西:游戏、动漫、小宠物、零食广告……还有很多他们平常接触不到的东西:软色情、穿着暴露的小姐姐、吞云吐雾的小哥哥……但是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容对于青少年而言都过于成熟和浮躁,一旦沉迷其中,将对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去年6月,在国家网信办的敦促及社会媒体的控诉下,抖音推出了青少年模式,表面上,用户进入青少年模式后,每日的使用时长将限制在40分钟,且打赏、充值、直播等功能将被禁用。但事实上,青少年模式极容易被破解,并且系统自身存在许多漏斗。比如,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并不强制。

  疫情期间,在网课成为孩子们的主要学习途径的当下,手机成为正当的学习工具,未成年人沉迷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问题更加凸显,而这些平台的“懒政”、“不作为”再一次将问题放大,所谓的“青少年模式”如同纸糊一般,一捅就破,这也直接导致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事件屡屡发生。

  此前,曾有媒体曝出“一线护士10岁儿子打赏主播10万元”的新闻。一位护士母亲韩女士在一线忙防疫,丈夫又不在孩子身边,所以只能留孩子在家里独自上网课。在没人关照的情况下,不料孩子偷看抖音直播,3天给一主播刷近10万礼物。

  为了追回这些钱,韩女士多次给抖音的投诉平台打电话,但对方却是先要他们提供证据,接着又要求他们提供家长的身份证明,最后还得要账号,办理过程非常繁琐。直到舆情发酵,抖音平台官方才出面,并承诺全额退款。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韩女士一样幸运。2月15日,一位用户消费者在黑猫投诉上反映,自己十一岁的孩子拿家长的手机看抖音直播,在两天的时间内,总共充值37880元用于打赏抖音主播,联系主播不予退回,抖音客服也联系不上,目前投诉仍然未得到解决。

  对此,有网友提出疑问,抖音退还未成年人巨额打赏,是执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政策?在媒体和大V报道之后的事件会积极执行,而没有曝光渠道只能通过投诉网站发声的,则只能默默等待幸运降临?

  对此,有专家强烈呼吁,完善平台注册流程和青少年模式,织密未成年人保护之网迫在眉睫。同时,也有专业人士指出,脸部识别功能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就目前而言,法律上尚未要求直播平台以人脸识别等形式作为严格甄别手段。且技术性门槛的提高,一则损失用户,二则增加成本,这可能是很多直播平台不敢,甚至不愿意再往前一步的原因。

  在巨大的流量面前,打赏成为抖音等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营收的重要支柱之一,在赢利的终极目标下,企业很难做到社会责任与促进消费间的平衡。更高效的技术手段,会造成抖音更高的运营成本,也势必会造成未成年“金主”们的流失。若相应监管和惩处机制不能严格落实,对法律法规阳奉阴违、暗通款曲,自然成为整个网络平台行业的“潜规则”。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