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的电影剧本由阿方索·卡隆和他的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撰写,本片的故事设定被业内视为“太空版的 《荒岛余生》”,这部在太空领域内的 “密闭空间”式的电影中人物极少,几乎只有两位主演,他们将一同面对宇宙的无垠和人类的孤独。基于其长镜头的设置和极少的人物角色,本片似乎必须依靠跌宕的故事进行支撑,而男女主角的行为将成为整部电影的推动力。
在地球空间站工作的资深宇航员马特 (乔治·克鲁尼)和第一次执行航天任务的新手赖安博士 (桑德拉·布洛克)出舱作业时,卫星突然发生爆炸,碎片撞到了太空站,除了出舱的两个人,其他人全部丧命。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两个人陷入无以复加的绝望之境。失重、失联、缺氧,两位宇航员不仅要在太空中挣扎生存,还要以重返地球为终极目标进行自救,生死存亡,命悬一线。在此过程中,他们遭遇了重重险情,马特为了赖安自我牺牲,让赖安登上了一个废弃的俄罗斯空间站,并凭此再借力靠近中国的天宫一号,期间的各种故障让赖安近乎绝望,但凭借着濒死前看到马特的幻象,她重新振作起来,找到方法登上了天宫一号,并最终成功返回地球。
电影地心引力剧情介绍
影片在寂静太空中展开,“探索者号航天飞机”绕着轨道运行。瑞安·斯通博士(桑德拉·布洛克饰)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医药工程师,在第一次航天飞行任务中,她与经验丰富的宇航员麦特·科沃斯基 (乔治·克鲁尼饰)成了搭档。斯通被接上机械手臂,要在哈勃望远镜上安装新的电子扫描系统。斯通在失重情况下感觉到明显不适,与她相反,指挥官科沃斯基却表现得安逸悠闲。这是科沃斯基的最后一次太空航程,他非常享受这段美好时光。此行,他主要负责测试一个可以让他无拘无束飞翔的新型喷气背包。在看似常规的任务中,灾难发生了。
电影地心引力剧照
一个废弃的人造卫星被刻意拆除时产生许多尖锐碎片,碎片进入太空形成了一个快速扩大的碎片区域,这个碎片区与“探索者号”碰撞,航天飞机被毁。斯通在宇宙失重的状态下高速翻腾,生死一线的瞬间飞出空间站,进入了无边无岸、无始无终的浩瀚宇宙。万念俱灰间,她想起了在太空舱内的家庭照片,她的丈夫和女儿在照片上绽放微笑。幸亏科沃斯基及时搭救,斯通才免遭遇难。然而,此时他们只是靠一条绳索拴住对方,无线电里无声的寂静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他们已经与地球失去了联系,没有任何生还可能。随着恐惧渐渐转变成惊慌,每一次吸入空气都蚕食着仅剩的少量氧气。他们并不想放弃生的希望,决定靠仅存的推进装备飞往国际空间站,那里的紧急逃生舱没准能帮他们回家。
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浇灭。科沃斯基正在测试的新型喷气背包不能用了,这是他们在太空前行的唯一工具。空间站近在咫尺,他们却抓不住任何把手,无法进入空间站。就当他们在太空里游荡,离空间站越来越远的时候,斯通的脚被缠在空间站上的降落伞绳索拉住,但是科沃斯基却依旧无依无靠地渐渐飘远。斯通努力想靠连接他们的绳索把科沃斯基拽回来,但是每拽一次,脚上的绳索就松一下,绳索支撑不住两个人的重量。科沃斯基决定牺牲自己,切断了他与斯通之间的绳索飘向了太空。通过无线电,科沃斯基在最后一段生命旅程里,教会斯通如何找到空间站的入口、进入空间站,他叮嘱斯通,接下来只要往中国空间站天宫飞,就能得到帮助。面对死亡,科沃斯基并不恐惧,反而还开着玩笑、安慰起斯通。斯通好不容易才登陆空间站,她想用无线电联络科沃斯基,实施营救,但斯通得到的回复只是死一样的寂静。绝望中,斯通还有返回地球家园的希望吗?等待她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生死考验。
电影地心引力相关信息
阿方索此次将题材瞄准太空硬科幻,镜头逼真写实,不管是宇航员失重下的状态动作表现,还是空间站爆炸后飞溅的碎片都显得精确可信。而基于CGI技术的特效视觉效果呈现也堪称完美,站在外太空看地球日出,几万尺高空俯视地球全貌,场景不可谓不旖旎。
乔治克鲁尼打酱油 拯救桑德拉·布洛克
虽然有乔治·克鲁尼的加盟,其实《地心引力》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如何被拯救的电影。桑德拉·布洛克在影片中虽然只面临一个回到地球的命题,但是从头到尾一共被拯救了3次。
第一次是在出事后不久,桑德拉因为缺氧渐渐陷入意志力短缺的状态中,乔治·克鲁尼为了使她保持清醒,不断跟她谈论女儿,以此激励桑德拉的求胜欲望,并最终帮助她爬进了俄国飞行器,从失氧边缘挽救了她。
第二次拯救发生在桑德拉·布洛克驾驶俄国飞行器寻找中国空间站的过程当中,因为是新手,完全不懂飞行器操作的桑德拉一度想放弃生命。“我已经尝试过了各种办法。”“不可能,总会有办法的。”或许比黑暗更让人害怕的是绝望跟孤独,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给了派猛虎,在《地心引力》中,阿方索给丧失求生欲望的桑德拉一个幻想中的乔治·克鲁尼。
第三次拯救则由桑德拉自己完成的,最后看她成功登上中国神州号,顺利借由中国制造的飞行器回到地面时,不禁为中国制造跟世界接轨感到兴奋啊!不过更开心的当然还在于桑德拉的角色完成了从等待救赎到自我救赎的转变。
在影片结尾,看见桑德拉·布洛克爬上岸后重新找到地心引力后, 因为不适应而踉跄在泥地上行走的样子,像极了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这是她的新生。
除了拯救跟生存外,导演阿方索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其实也意在提醒观众,要学会珍惜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回头想想,自1961年,人类第一次进入外太空以来,空间就代表了无数的可能性跟希望,失去重力也会让你变得轻飘飘,但你或许从来没想过,无限制的自由即黑暗。走出威尼斯电影节的展映影院,呼吸着裹挟着咸味的海风,享受着有牵制的生活,其实挺好。
电影地心引力影评
首先,我不认为这种电影能有什么被剧透的。就像看《鲁滨逊漂流记》我们不用看到最后也会知道他能获救,看《绝命毒师》不用等到大结局也知道他会死。看《地心引力》的时候,你知道桑姐一定会活下来,但是你仍然会为她的命运和挣扎而牵肠挂肚,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我们喜欢看这个过程。
首先是分析总结一下整个影片组成部分:
1. 小修理
这段是开头,介绍背景。Explorer和哈勃望远镜连接在一起。我们知道Ryan是一个专家,有特定的任务,她和休斯顿不停沟通,想修复哈勃上的一个bug。这段同时介绍了乔治克鲁尼的角色。我们知道他是太空行走的人员,是领导,有特定的装备(喷气背包)可以让他控制在太空中的飞行方向。(还记得Wall.E里面Wall.E用灭火器和伊娃飞的那一幕吗?喷气背包就有点像好多灭火器集合在一起,分不同方向喷射)而Ryan是不能自由飞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方向。我们从谈吐中还知道克鲁尼是一个非常有幽默感的人,是典型的Space Cowboy,而且这是他最后一次太空行走,他打算打破前人的记录。休斯顿总部告知他们俄罗斯卫星被轰,产生碎片,小伏笔。我们同时从谈话中知道Ryan是一个偏理论的人。她总是用模拟器,没什么实战经验,而且连模拟的降落她都坠毁了。这是她的flaw。我觉得这个电影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看Ryan的flaw, driving need 和obstacles如何阻挡她达到自己的目标,和她如何战胜困难的
2. 第一次被砸+回空间站
这是Inciting Incident,就是主角的Normal World被打破的事件。俄罗斯用导弹轰掉自己的废弃卫星,造成的碎片又打到了别的卫星,制造出更多碎片,以飞快的速度向桑姐他们袭来。由于损坏的卫星太多,NASA也要和他们断掉联系了。飘过来的碎片击中了桑姐他们的工作区域,造成巨大破坏。混乱中桑姐被甩了出去。由于她没有克鲁尼那样可以控制方向的装备,她不停的在空中翻转。急促的呼吸让她的氧气浓度下降很快,同时她和NASA也断了联系,GPS也没有了她没法知道自己的位置,情况危急。氧气不足是一个ticking clock,让观众紧张和有期待
这个部分我们看到了桑姐对于危机情况的response:完全的恐慌。这很正常,也瞬间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这事放谁身上不慌啊。这个恐慌也为后面她的成长做出了铺垫。人物总是要有一个character arc的建立过程,从普通开始才有上升空间
但是后来她和克鲁尼有了无线电的联系,她告知了自己相对于explorer的方位。他利用自己的装备飞到了Ryan面前,用绳子和她连住,然后他们一起飞回空间站。他让他设置倒计时一个半小时,因为根据碎片飞行的速度距离他们第二次被碎片袭击大概是一个半小时。这又是一个ticking clock。这个过程中我们领教了克鲁尼调戏别人的能力,Ryan因为自己的性格很保守加上氧气快没了,基本没怎么说话。但我们知道了关于Ryan内心的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她女儿死了,Ryan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什么能让她牵挂或者牵挂她的人了。她自己说每天开车上下班的自己就有点像机器人般的活着,生活似乎没什么意义。我觉得这个地方体现出了她的driving need:去和她女儿团圆(就是去死)。注意Driving Need和Objective的区别, 前者一般是内心的,后者一般是外部的,可以够着的。本片中她的Objective就是回到地面,是一个tangible goal,但是她内心的driving need是和她的目标相悖的,影片后部会更加突出两者矛盾
3. explorer被毁+向国际空间站进军
他们俩人回到自己的explorer后发现被砸的不行,有几个微重口的镜头描绘了那些死的宇航员。他们俩是唯一的幸存者。于是他们决定往国际空间站飞, 那里的紧急逃生舱可以帮助他们回家。这里是point of no return,就是说主角的旧世界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必须努力适应新世界。克鲁尼牵着桑姐往国际空间站走,克鲁尼继续调戏她,两人的性格对比就又出来了。
4. 登陆国际空间站
克鲁尼的喷气背包不能用了。他们撞上了空间站,努力想抓住一切东西,但是非常困难,什么都没抓到。就当他们俩都要飘走的时候桑姐的脚被降落伞绳索缠住,固定住了,但是克鲁尼还接着往外面飘。桑姐努力想用连接他们俩的绳索把他拽回来,但是每拽一次,她脚上的绳索就松一下,支撑不住两个人。克鲁尼决定牺牲自己,断开了他们之间的绳索,自己飘向了虚无的太空,只为让桑姐有能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机会。他们俩之间的无线电联络还没有断,所以克鲁尼用自己的知识指导桑姐怎样找到入口,怎样进入。克鲁尼告诉她往中国空间站天宫飞,那里可以寻求帮助。这个时候由于氧气量太少桑姐已经快不行了,干什么都是挣扎的,所以克鲁尼继续调戏她鼓励她,让她保持清醒,说些小幽默比如在飘走后说:“我太空行走的记录估计很久都不会有人破的了。”(让我好伤心,因为知道他自己知道自己要死了,还能这么幽默,真是用欢笑突出悲伤)
这个地方比较突出的就是克鲁尼让她说:”I am gonna make it.” 这个时候克鲁尼已经飘走,加上氧气量不够和她内疚恐慌等多重情感的影响下,她愣了一会儿才回复克鲁尼,”I am gonna make it.” 克鲁尼又告诉她:“You need to learn how to let things go.” 一是指放开他会死这件事,二是指她要学会放开她女儿去世这件事,要move on
桑姐经过千辛万苦最终登陆了空间站,补给了氧气。她利用中心控制室的无线电联络克鲁尼,让他告诉自己他的坐标这样她可以去救他,但是这时他们的无线电联络已经断掉了。绝望中,桑姐向总部汇报:“我是唯一的幸存者”。总部仍然没有回答。从这里开始,一切都要靠她自己了。不管她再怎么缺乏实战经验,再怎么孤独,她必须走下去。
5. 出门剪绳索+第二次被砸
国际空间站也是一团糟,什么人也没有。窜出的火苗让空间站起火,混乱中桑姐拿着一个灭火器到了那个有推动器可以前进的舱。前进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舱后面的降落伞和空间站的整体缠住了,所以她根本前进不了。而这个时候距离碎片的第二次袭击时间只有7分钟了,桑姐决定出舱把那个该死的降落伞弄掉。在她快完成的时候碎片袭来,造成了巨大破坏,桑姐回舱躲过一劫,但是国际空间站基本上就全部被砸报废了,她的舱还算完好。她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I hate space.”
6. 放弃+恢复希望
躲过了一劫,桑姐决定向中国空间站天宫进军,但是发现自己舱的推动器没有油了,根本就动不了。她陷入了绝望。她试图用无线电向天宫联络,没有人回答,但是她接收到了一个似乎是地球的信号,里面的人说的是不是英语的语言。
这个部分算是全片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这里没有处理好,全片只会沦为出色的肾上腺素电影。人物是需要有挣扎和转变的。前面说过她的driving need是和女儿团圆,但是现在她仍然对死亡恐惧。”Everybody dies. It’s just that I am going to die today!” 这算是她死亡前的小反抗,人都会这样的
但是等她一听到广播里传来婴儿啼哭声和广播里男人的摇篮曲,她就决定去死了,她屈服于自己的driving need了。”Is that a baby? I used to have a baby too. Keep singing......”然后Ryan自动降低了舱内的氧气含量,准备面对死亡了。也许她一开始有恐惧,但是广播里的婴儿声唤醒了她的driving need. 她也不在乎自己的objective是什么了
然后就是关于克鲁尼的幻象。 幻觉中克鲁尼还活着,从太空敲门,进了舱,告诉她不要放弃。如果启动降落程序的话,纵使没有油,这个舱还是可以向前走的。 我们把这里的克鲁尼可以理解成是她的潜意识。他也算是问了全片最重要的问题:”What’s the point of living? 你可以选择在这里死去,或者回到地球。Either way, It’s gonna be a hell of a ride. ” 经过一番挣扎,Ryan恢复希望,提高了舱内氧气含量,决定拼死一试。她战胜了什么?她战胜了自己,她决定move on了,她重新发现了活着的意义。在准备的时候她的独白很是有力量:“Matt,如果你看见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那就是我女儿,替我向她问好。告诉她,妈妈会好好活着,我不会放弃”
Ryan启动降落程序,向天宫进军
7. 登陆天宫
天宫已经进入入地轨迹,要进入大气层了。桑姐换上了宇航服,带上了一个灭火器,在自己的舱和和天宫快交接的时候把自己弹射了出去。利用灭火器飞行调整方向,努力抓住天宫的任何部件。然后她努力的向上爬,找到了入口,进入天宫。(请注意太空中任何运动都非常费体力,不要被我这段的轻描淡写欺骗,桑姐找到入口可是非常费劲的)
8. 第三次被砸+进大气层
天宫很明显也受了碎片打击,里面什么人也没有。Ryan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按了一堆按钮启动程序,自己向大气层出发。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她又分离了几个舱,然后等待自己命运的宣判。她的独白仍然很有力量:“我也许会在接下来的10分钟烧成灰烬,我也有可能成功回到地面。Either way, it’s gonna be a hell of a ride.” 配着超级雄浑的音乐,我们也真正体会到了Ryan的转变和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9. 出水+上岸
桑姐也够倒霉的,自己的舱降落在水里。宇航服的重量导致自己往下沉。她努力脱下宇航服后向上游,又被水草缠了一下。我周围的老外居然都在笑,估计是觉得她够悲催的吧。然后她上岸,趴在了沙滩上(太空呆久了回地球腿是没有力气的)亲密抚摸地球的土壤。她说了一句“Thank you.”她终于体会到了原来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然后她在史诗般雄浑的音乐中努力的站了起来,慢慢的一步步走向前方....
这部片子除了真实体现出太空的一切以外,最出色的就是对hero’s journey的塑造。我们在影片结束后为什么获得如此之大的catharsis(情感宣泄)? 不仅仅是因为她战胜表面上的困难回到了地球,而是她战胜了自己,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她的flaw, driving need, obstacles是如何复杂的阻止她达成自己的目标,更是如何塑造她的转变的。如果没有战胜自己那一部分,本片就是典型的企图用真实的特效音效和各种ticking clock各种幽闭恐惧症让观众的心悬着最后放下来的肾上腺素电影,然后看完就不会记得了。而本片探讨了更加深刻的话题,到达地面以后她对土地说的”Thank you”更是体现了她的重生。
然后说一下整个影片技术上的一些特点吧,先是Sound Design
影片最开始你可以听到宇航员和NASA的对话,一个从影院左边传来,一个从右边传来,非常立体,必须到影院体验
其次我觉得整个团队都是在努力还原太空中真实的声音传播。不像星球大战那种两个船互相追互相打枪都会有生效的那种娱乐片。所以基本上在第一次被砸的时候,你听不见太多夸张的音效,你只听得到桑姐不停被甩的时候的尖叫声和一些不太大只能骨传播被砸的声音。而这尖叫声也是被处理过,听起来是透过宇航服头盔的那种闷闷的感觉,因此你听到的就异常真实,好像真的在太空一样
还有声音大小的对比。桑姐发现自己的舱没有油的时候大吵大闹,然后镜头一下子挪到舱外,声音也配合镜头瞬间消失了,你只能隐约听到桑姐发狂的闷闷的声音,就好像你真的是在舱外看着她一样。还有很多时候前一秒还是声音爆大的音乐或生效,下一秒瞬间变成死静。这种非常突出的对比把太空的那种压抑和绝望突出的淋漓尽致。太空中谁也听不到你的尖叫
原声带也很不错,渲染情绪很到位,同时不喧宾夺主。结尾处的那个雄浑的音乐让人听的异常澎湃,我现在想起来都还激动呢
然后我想说一下镜头。不是专家啊,有错请纠正
镜头视角角度变化很多。桑姐在第一次被砸后在空中不停翻转,镜头是随着她动的,好像观众也在不停的翻转。很多在舱里的镜头,整个银幕也在转动,好像在模拟在真实环境中舱的那种转动。桑姐有时候是正的,有时是倒着的,有时候是斜在边上的。这就真实体现了太空中什么都是飘着的那种状态。同时有很多第一视角的镜头,你看到的就是桑姐看到的,包括她面罩上的显示屏,她呼吸在屏幕上形成的哈气,配合闷闷的生效,幽闭恐惧症的人可能真的受不了。在桑姐努力爬上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的时候也有很多第一视角镜头,因此观众可以体验她的奋斗历程。
特效真的很完美。同样是整部片子基本上都是在绿幕下完成的,阿凡达和本片就有巨大的差别。地心引力的特效和少年派的特效很像,都是主要为故事服务的,不是那种炫技的魔幻大片耀眼类特效。特效能做到这种程度真的是相当牛逼了,因为你根本察觉不到特效,你真的以为一切发生在太空。这也是特效的一种境界。
对白可以看出是很用心的,有很多呼应,使得很沉重的电影有了小幽默和情感。比如:
“I am brown eyes”出现两次,一次是桑姐告诉克鲁尼,另一次是克鲁尼告诉桑姐
克鲁尼总是唠叨自己的前女友和一个毛发很多的男人跑了。在Ryan企图用无线电联系他时又提到了“给我讲讲那个‘毛发很多的男人’呗”
“It’s gonna be a hell of a ride”出现两次,第二次很明显提升了很多含义,也体现了主角的转变
这是属于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的电影。所以各位不要犹豫啦